參觀完聖彼得博物館之後,我們接著參觀聖彼得大教堂.
沿著博物館的出口處走,就會來到了大教堂的入口處.
我們是買了博物館和大教堂可以一起參觀的票
所以可以不用像在外面廣場上排隊的人,我們可以直接進來.
這個外觀和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前的天堂之門有點像的"聖門"
每25年才會開放,從西元1300年開始算起,
它上次開放的時間是2000年,所以下次開放是在2025年.
一進來就分為二條參觀走道來控管人場,
這樣進出分流,即使是人多到爆,參觀的路線也會很流暢,
如果這個主教堂內全部都開放的話,聽說可以容納25000人.
在進入大教堂的右手邊,有個世界知名的雕刻像,
<聖殤>由"米開朗基羅在1498-1499年之間所完成的,
他在完成這個作品的時候只有24歲,
這個作品也是這位藝術大師一生中唯一有署名的作品.
1972年的時候,被一位精神異常的人持鐵錘給破壞了這個作品,
後來在現場找了50多塊的碎片,經過三年的時間才修復,
從此這個作品的前面就加裝了防彈玻璃防護.
是說,大師當年用了二年的時間來完成這個作品,
如今,卻要完三年的時間來修復它,是要說米開朗基羅的技術太好,
還是要說現代人的技術太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?
這個由青銅所雕製而成的聖彼得像,也是這個教堂的朝聖所在,
大家排隊等著要摸聖彼得像的雙腳,聽說這樣可以美夢成真哦.
青銅華蓋在教堂內的中心殿堂,由義大利的藝術之父貝爾尼尼所雕制.
它由4根螺旋形狀的銅柱所支撐,只有教皇才可以站在這個上,
而華蓋的正中央則是一隻象徵聖靈的白鴿,在往上則是教堂的頂部的圓穹.
青銅華蓋的後方則是聖彼得寶座銅像,
貝爾尼尼在這裡設立了一座聖彼得寶座銅雕,
座椅上方的玻璃窗,圓形代表著太陽,中央是一隻象徵聖靈的白鴿,
12條射出的光線象徵著12位門徒.
在青銅華蓋的祭壇下方則是聖彼得陵墓,可以下去參觀,但要提前預約.
在青銅華蓋的周圍有四個雕像是值得一看的,
這是我拍的最清楚的,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雕像.
它的裙子被風吹過,就這麼貼在它的大腿和小腿上,做的真的栩栩如生,
很難想像吧,這是一個大理石的雕像.
一位叫維洛尼卡的婦人用手絹替耶蘇擦汗,
聖維洛尼卡是耶路撒冷的一個虔誠的基督徒,
當她看著耶蘇背著沉重的十字架吃力的行走時,
上前用了手帕擦去耶蘇臉上的汗水,手帕上便留下耶蘇的臉容,
據說手帕就留在這個聖彼得大教堂裡面.
聖彼得大教堂中有100多個墓龕,歷任的教宗都是安葬由此,
一生的生與死都奉獻給了聖彼得大教堂.
聖彼得大教堂內的很多壁畫都是馬賽克鑲嵌畫,
馬賽克鑲嵌畫的製作,通常是使用很多小的石塊或玻璃碎片來拼成圖案,
遠遠看可能感受不到什麼,當你靠近就可以看的很清楚,
畫的逼真程度真的是超乎想像啊.
我們是一月份的時候來到義大利,
教堂的出口處還留有聖誕節的裝置藝術品,
這個作品是在敘述耶穌在馬槽誕生的故事.
從聖彼得大教堂參觀完出來到外面的廣場,還是有很多遊客排隊等著進去.
全世界最小國有著全世界最大的教堂,
在兩千年前,耶穌門徒彼得和保羅到羅馬傳教,
當時羅馬迫害教徒,聖彼得大教堂是彼得遇害的地方,
公元四世紀,君士坦丁大帝在聖彼得的墓穴上建了聖彼得大教堂,
公元1506年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這個歷經滄桑劫難瀕臨坍塌的大教堂.
1506年~1626年這120年教堂的新建程中有許多著名的建築物和藝術家參與,
最終,大教堂的建設則是採用了米開朗基羅的設計方案,
特別來看一下教堂正面的建築吧,
前堂的正面有一排石柱,隔成了5個門3個陽台,
正中間的陽台也稱"祝福陽台",就是教宗會出來和大家揮揮手的地方,
最上面則是耶穌和他的12位門徒,門徒的兩旁則有2個大圓鐘,
左邊的時鐘是羅馬現在時間,
右邊的時鐘是延續法國大革命前所使用的計時方式,所以只有一個時針.
這個由羅馬皇帝從埃及帶回來的無字方尖碑,在1586年教堂整建期間才放置在廣場的中心.
聖彼得廣場是教宗亞歷山大七世內所建造,
由巴洛克大師貝爾尼尼設計,歷時10年的時間才完成.
廣場可以容納20萬人一起在這裡應做禮拜.
兩旁弧形的柱廊是聖彼得廣場的特色,
造型設計像是教宗伸展兩隻手臂,展臂歡迎全世界的朝聖者.
柱廊共有284根石圓柱和88根方柱,分作4排,
子的頂端則有162尊聖經中的聖人或殉道者的雕像,
在噴泉的某一塊白色大理石,對著弧形柱廊看,
你會發現柱廊會整整齊齊的排列好,還以為4排石柱只有1排呢.
教堂旁的這個大樓就是教宗的起居室.(最右邊4個窗戶有黃色的窗簾)
教皇護衛隊,負責保護教皇和梵蒂岡,他們都是來自瑞士的士兵所組成,
參與護衛隊要有多個要求,除了身高,年齡,婚姻,教育狀況,還要是教徒,最重要的是要瑞士國籍.
為什麼要特別是瑞士國籍呢?
瑞士僱傭兵以忠勇聞名,想不到如今富裕的中立國,過去要以僱傭兵養家立國,
1527年的時候,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率領3萬大軍包圍羅馬,竟圖抓捕教皇,
其他國家的僱傭軍全都跑光了,只剩下瑞士的僱傭軍還在拼命抵抗,
189名中,除了隨行護駕的42人以外,其餘的147人全部戰死,
從此,教皇只僱傭瑞士兵做為自己的護衛.
最後在聖彼得大教堂的遊客服務中心,寄了一張名信片給自己.
中午我們在PASTA & SOCIAL international house 的這家餐廳吃午餐.
這家餐廳的用餐空間很大,這天有很多人來這裡聚餐.
這天我們吃了義大利麵和Pizza,義大利Pizza真的好好吃哦,
後來回來台灣都還很懷念義大利的Pizza呢.